我們台灣的專利審查水準…真的還有提升的空間
最近幫客戶檢索分析案件,突然發現有一件非常「玄妙」的台灣發明專利(審查獲准)案。
這件發明是關於一件電解製造氫氣和氧氣的專利,要電解製造氫氣和氧氣,原理很簡單,而且已經是國中、高中大家都做過的實驗:陽極氧化、陰極還原,一邊產生氧氣、一邊產生氫氣;氫氣和氧氣的比例是2:1。為什麼?因為一個水分子就是H2O,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,所以怎樣改變所加的電壓或電流,都沒有辦法改變產出氫氣和氧氣的「比例」。
專利代辦申請智慧財產權與商標申請是我們的專業,陽煦智權是您的「專利顧問」負責定期赴客戶公司處理/協助處理智權事務Enliv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.,LTD.
談了兩天,還沒提出「具體標準」,衡量誰適合擔任我們心目中理想的專利工程師。
其實不瞞你說,我是在徵人,客觀標準如下:
第一、好奇心。(就是害死貓的罪魁禍首)台灣教育,最喜歡乖乖牌,討厭想法跟別人不一樣的小孩。但是,如果大家想法都一致,哪裡會有牛頓、愛迪生、愛因斯坦呢?岔題了,我們是談專利工程師,不是大發明家或大科學家。但是,如果只能專心學一門學問,稍微接觸新領域就倍感壓力,怎能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?
昨天說完徵人的趣事,今天談談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。
一般主流的大事務所,最愛的條件就是「學歷」,台、清、交…OK,碩士更佳,若是美日名校,太棒了!當然,前提一定要是理工科系。
但是,「學位」和「科系」真的代表一切嗎?不幸地,台灣訓練出來的乖乖牌、好寶寶,往往不是我所愛用的專利工程師。專利,是要幫客戶把守「後門」,避免熱門產品被人抄襲,或「迴避設計」,分佔市場。 繼續閱讀 →